手机再一次丢了,这次与上次的情形一样,只是换了个地点。想想就糟心,但是却又无可奈何。被偷的后果恐怕是难心补救,于是只能考虑以后怎么样。心态是很重要的,不能因为这一偶发事件而惶惶终日;但又不能彻底放松心态无所谓,丢东西与自己的行为习惯是脱不了干系的。有这么个念想在心里,以后总会更加小心。
忍不住要把这次与上一次做个比较,这次感觉容易承受得多。毕竟是在自己生活的城市,虽然会给生活带来不便,但是远没有一个人孤单在外时影响来得大。换个角度想想,生活不想让你过得太顺利,太平静,于是给你来点浪花,弄湿你的衣服,让你手忙脚乱一阵子。
即使是自己的行为方式不当,但还是要谴责那些小偷,用多恶毒的话语都难以表达我心中的愤恨。依靠不劳而获,依靠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,这样的人迟早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。这个社会总不会缺少渣滓,这个社会总需要我们用痛去认知。
一个社会为什么总是会产生小偷这样的群体?这个群体会对一个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?一个社会要做哪些努力才能消除这个群体?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过这些话题。这样一个恶与暗的集合体,究竟是如何在这个社会生活下去的?是不是我们对这样的行为太过包容了,无论是从道德还是从法律角度讲?
我刚丢了自行车,200多欧,同节哀。其实谁都可以做小偷,只是那个人愿不愿意。
嗯,只能以后自己多注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