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车将日常的生活与远方的家连成一条线。从踏上火车的那一刻起,我们就踏上了回家的路。带着凯辉回家,中间在济南转车。坐在出租车上一起欣赏济南的夜景。今天济南夜晚的天气十分凉爽,没有北京的车水马龙,点点路灯点缀夜晚,让人感到一点闲适的悠哉。像北京那样的忙碌,不会在这里重复。
到了济南,离家也就不远了。其实对于自己,更这里像是第二故乡的存在。还记得小时跟奶奶来这里,与姑姑一家人泛舟大明湖,登湖心岛;还记得在这里度过的高三暑假,学习与玩乐并存;还记得去年五一再游大明湖,一个人悠闲地走着,在其中发散思绪。有时记忆并不可靠,重游故地,是对往昔的回顾,却更是对往昔的重构,夹带了现时的痕迹。
3号
早上七点半,火车停靠。一个晚上,完成了从北京到家的迁移,而这次,把凯辉也带回了来。这件事,自从三月份告诉家人,他们就一直在期待,而从告诉妈那会起,她就开始收拾屋子。以前跟她说收拾收拾,她一直懒得去做,这次可绝对是动力十足。而四月底给家里打电话,说五一可能不回去,得五月末再回去,说完妈就顿在电话那头,而妹就直接急了,冲我大发脾气,质问我为什么不回去。真是不能承受的期待啊。
到出站口就看见爸已经来了,更难得的是他把车开进了车站的停车场,要知道我可是从来没有享受这样的待遇。到了家,妈早已准备好早饭。妈看到凯辉,稍显紧张,让我们把东西放下先吃点东西。我带着凯辉四处转转,一个劲感叹,家里一收拾,明显是大变样,干净整洁多了。回到家,心情很自然地放松下来。回家的感觉,真好;一起回家的感觉,真好。
吃完中饭,聊了会天,跟他们商量下,决定带凯辉去威海看海。于是收拾下东西一家人就直奔海边。记忆中上次在这个时节看到海,还是零九年的五一,那时陪好友从大连坐船回家。一晃,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。到了海边,已有不少人在赶海。穿鞋不方便,四个人索性脱鞋脱袜子,踏进海里。岸边的海水很暖和,往里走一点,立马变凉。海风徐徐吹来,好不凉爽,好不温柔。忍不住想,还是住在海边舒服,还能随时到海边玩。
我拿相机,爸拿DV,两个拍得不亦乐乎。而另外两个人,蹲在沙滩上,摸蛤也摸得不亦乐乎。开始凯辉不知道窍门,怎么摸也没有,在妈传授她经验后很快摸到,一个劲让我看她摸到的蛤。有时候我把脚放进摸蛤后残留的洞里,任沙子覆盖在脚上,凉凉的,有明显的一粒粒的质感。脚一上来下地动着,水印在沙子上的区域随着脚的起伏也时大时小。有老人拿铁锹在海边扣海蚯,引来众人围观。乐在其中。
晚上聊等妹回来,我实在太困,就早早地躺下了。等到十点,妹背着书包回来,我半睡半醒地瞅了瞅,没说什么,继续迷糊。模糊地记得她很兴奋,不停地跟凯辉说话,还拿她的宝贝出来看。其实白天在海边的时候就有些遗憾她没在,一家人长了一个总是不完美,以后回来一定找她放假的时候回来。一家人在一起,其乐融融,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幸福的了吗?
4号
回老家看望老人。奶奶还在济南,于是中午在姥姥家吃饭。舅舅舅妈小姨姨父都回来了,他们看到凯辉都很高兴。只是吃饭的时候凯辉就傻眼了,回来两天,基本上顿顿海鲜,都没怎么吃平常的饭菜,可把她吃得顶到了。特别是看到舅妈带回来的大拇指那么粗手掌那么长的撑子,她半闭着眼吃了一个后,再也不吃了。
自己从小在姥姥家长大,这里记忆我童年很多故事,可惜大部分我都忘记了。而现在姥姥家现在使用的一些家具还是原来我们家留下的。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,仔细一算,已然十八年。故人的往昔都保留在我们的脑海之中,大家聚在一起时不会刻意提起——毕竟那是难以诉说的心伤。我们应该笑着活在当下,走向未来。唯有我们好好地活着,才是对故人最好地怀念。
5号
回家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,中午吃完饭爸妈送我们去车站,坐大巴去青岛再坐动车回北京。虽然不舍,但是我们主要的生活毕竟已不在这里。路上一眼望去,尽是熟悉的胶东田野风光。虽然离开已近七年,但这片土地毕竟是自己长大的地方,那份情感永远不会淡望。走到哪都要背负着故乡,即使不能给它长脸,最起码也不能给它抹黑。
到了青岛,时间还早,我们一起去栈桥逛逛。其实应该记忆一下,说起来惭愧,这可是自己第一次踏上青岛的土地。虽然青岛离家很近,但是却一直没有机会一睹它的风彩。今天的海风不小,走在栈桥上看海面波光粼粼,煞是壮观。远处停泊着两艘军舰,心潮澎湃,什么时候我们的海军能扬威南海,不再让那些岛礁流离失所。
6号
啦啦啦,啦啦啦,啦啦啦啦啦啦!!!
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……………..
我也好喜欢叔叔阿姨,还有小丫头的。
温馨 幸福 绵远悠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