逝去之人

那些离去的人,永远活在他们离开时的年纪。在我们的记忆里,他们定格在离开时的最后的画面。不知不觉间我就要来到她离开时的年纪,随着年纪的增长,思念也越来越深。谁知道如果没有发生那一场意外,我们应该过得怎样的生活。只知道,二十年前老人的痛哭,我是愈发理解。

就像此时的我默默地流着眼泪,而那时的我年纪还小,不理解那样的痛苦,只感觉只要不哭就代表自己坚强。疏不知你欠下的情,终究是要还回去的。那时没有流泪,注定了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你要不停地去还那份情,还那份债,还那些你本该在二十年前就流下的泪。

一晃二十年了,那时我八岁,你二十九岁;现在我二十七岁,你还是二十九岁。你的容颜,你的笑容,你的穿着永远停留在你的二十九岁不再变化。现在老人们真正的都老了,安详地生活在你我出生的村子,而我也已经长大了,工作了,结婚了。如果你能看到这一切,该会是什么样的感受?

年幼的我不记事,忘记了大部分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,但我怎么也忘不了在医院里你看我的眼神,而那时的我因为害怕,都不敢上前碰碰你,只是站在病床不远处望着你。那时的我不了解你的眼神,随着年纪的增大,那个眼神的含义越来越明确。只是,明白得太晚,已经无法对你的眼神做出回应。

往昔的时光只留下破碎的片段让我去拼接,现在老屋的布局早已改变,不变的是保存在其中有限的回忆。真想能再回到过去,回到与你一起生活的年岁,让我多记住你的样子,你的话语,你的动作。二十年了,没再听过你的声音,再以后许多年,也不会再听到你的声音。

你的声音,对于我来说,已经成为不再重现的遗失的感觉。有些感觉,一旦失去,就再也找不回来。现在越来越发现,你离去的时间越长,我与村子的关系就越淡。那个我童年的所在,那个我生我养我的故乡,一点点从我的生活里脱离开来。而我定居的北京,也与我们的村子相隔千里。

我离开了村子,来到了我曾在我们屋顶眺望的远方,而你却永远地留在村子里,安息在村头的山脚下,安息在属于我们家的那一片山里。很多年了,没有去看望你。每次都是匆匆地回家,短暂地停留,总是来不及去看你。其实也许是从心底有些犹豫,不知道如何去面对。

在你面前,总感觉还是那个小孩,还是那个可以依偎在你怀里,可以坐在你自行车后座上的小孩。那时的你和现在的你都很年轻,而我跨过了你生我的年纪,马上就要跨过你离开我的年纪,然后的然后,我的年纪会变得比你越来越大——我站在远处望着那时的你,难以诉说。那些逝去的人,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,我们唯有活得很好,才能让他们一直活下去。

我们背负了他们的生命一起前进,我们在为自己活着,同时也在替他们活着。除了我们,谁还会去在意他们曾经存在与否。生命是脆弱的,但是生命却是可以延续的。我们的生命交织在一起,你感受不到的我会替你去感受,你经历不到的我会替你一起去经历。出门在外,会有一种感觉,我是在带着你的心,带着你的眼神旅行。

夜深了,每次对你的怀念都是在深夜。明天我就会回到我们的村子,回到我们都熟悉的地方,回到我们相逢又离别的地方。你的孩子长大了,他马上就要举办婚礼了,希望他没让你失望,希望他没辜负你的眼神,希望你能活到现在看到这一切。愿望永远是美好的,只愿生者能活得更好,更开心。

相识

与好友聊天中算了下我们相识的时间,猛然发现已然认识九年。回忆一下,往昔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,只是是我们的感情却未淡去。我们总是喜欢用一个时间性质的节点来记录或者怀念一段感情,提醒在忙碌的时光里还可以回味。这也代表了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,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一起为经历的共同岁月而感怀。约定,明年,我们一起庆祝相识十周年。

我们相识要十年了,这种感觉很好。许久不联系也不会觉得生疏,疏于联系连借口都不需要,想起了就去联系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种感觉越来越珍贵。朋友虽多,但是可以深交的却不多,一方面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,另一方面还需要大家的经历水平差不多。对于自己,中学是最容易形成这种关系的时期,而这种关系一旦形成,将紧紧伴随自己的一生。

以前自己在北京,特别在晚上骑车的时候会从心底涌出一种孤独感。现在有时候晚上加班后打车回家,看着路上的灯火和来往的车辆,发现孤独感已经没了,坐在车上想着的是车子能开得快些,能早点让我到家。一个城市里有了自己眷恋的人,心就有了回家的方向。于是以前的一些关于情感,关于相遇和离别的疑问,也都自然而然有了答案。

以前总是沉浸在回忆之中不愿离去,其实对回忆连续不断的留恋,往往是因为现实未能满足自已的期望,而现在,每当回忆淡去一分,我们对现在的生活的热爱与眷恋就多了一分。过去的自我不断累积成为现时的自我,只是我们终究是生活在当下,我们终究是要不断地向前看,向前行。

思绪

思绪漫天飞舞,没有一个凝聚点,各种画面在头脑中闪过。就像听到许久未知的老歌,忘记了是什么时候被它感动,忘记了被它感动的缘由。坐在地铁上,回想起以前无数次坐地铁的经历,忍不住想,假如能把每次坐地铁的时间和感受都记下来,现在再去回看,感触必然颇多。其实想让自己的生活多留些印迹的方法很多,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下来。

当你有机去回顾自己的过去,感动常在。很多时候我们不去回忆,不是不想要那份感动,而是想要在面对未来时可以轻装前行。过去的点点滴滴早已镌刻于心灵,那其中的欢笑苦楚,怎堪频繁的回忆。过去的经历成就了现时的自我,但是过去了的,终究是过去了,于是狠下心来,不再言说。对着那些故人,道一声珍重,前行。 继续阅读

摘抄几段最喜欢的随笔

阿瓦隆。亚瑟王最终的神器,迸发出无穷的力量,毁灭了敌人。《命运亟临夜》的最后一幕如此地震撼人心。阿瓦隆,英雄的理想乡,最终的梦境,带来了新生的光辉。英雄的归去留下了最凄伤的回忆。那曾经追寻的情感的结局,竟让人如此的心伤。伤,是因为忽然间懂得,梦境,永远不能被触摸到。

谁是谁的游戏,谁是谁的结束。人生也许只是一场游戏,我们相遇,却不会留下太多的印迹。相遇,不过是游戏里已经设定好的场景。或分道扬镳,或结伴而行,每个人为自己的目的取舍选择。选择,有时只要一刹那,无需验证对错,前行的路自然会给出答案。时而目光炯炯,时而睡眼惺忪,前方的景象或是清晰,或是朦胧。不过,有区别吗?到头来终究只会是,走过却错过,相遇却相忘。到底,谁是谁的谁,谁是谁的错? 继续阅读

缘分与梦

世间缘分,信不信全在自己。自己以前对它颇不以为意,现在随着年纪阅历的增加,有时倒愿把一些事情归为缘分。我们与周围的人的相遇,相识,相知,其实随便想想便觉得不可思议。茫茫人海中,怎么我们就会相遇;相遇过的那许多人中,怎么我们就会相识相知?很多时候,事情的发展完全是一念之差,当时若非那样想,可能现在仍是陌路。

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,与一路走来的选择不无关系。有些选择是我们主动做出的,有些选择却是被迫接受,无论怎样,这都促成了现在我自我。时常会想,如果当初没有那么选择,现在的我应该是个什么样子。有时候梦中甚至出现影像,陌生却又熟悉的场景,自己身处其中,不得其解。醒来后想想,噢,那不就是自己曾经幻想过的未来吗!

梦是现实的反映,现实是梦的根源。很多时候带着想的事入睡,梦中未曾出现。本以为不会再梦见,不想无心入睡时却悄然梦见。梦中的景象大都破碎不全,各个时段的场景迅速切换,让你不知所踪,但是那种熟悉的感觉却久久弥漫心头——即使梦已忘记,那种感觉却会随时间愈发强烈。时常会惆怅,我想,那种惆怅与不记得的梦密切相关。